《青岛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攻坚克难 润物无声做教学科研和学院发展的领路人———记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郭峰

   期次:第419期      





  负责的科研项目“滑移粘度楔及其对薄油膜润滑行为影响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被评为国家基金委机械学科优秀进展项目和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成功研制新的微型滑块轴承油膜测试系统,首次实现固定倾角的面接触油膜厚度的精确测量,受到国内外摩擦学界的广泛赞誉;指导的研究生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及国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等各类奖励……近年来,郭峰教授凭着对事业的热爱、执著和责任,在自己挚爱的摩擦学领域,潜心钻研,勤奋耕耘,致力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院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成绩来源于长期的积淀郭峰教授是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两届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首届青岛市创新领军人才,国际摩擦学杂志《FRCITION》编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理事、摩擦学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谈到获得的荣誉和“头衔”,郭峰教授说,这些都是在学校的精心培养和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自己长期努力,一点一滴积累带来的结果。1991年,他从我校冶金机械本科专业毕业,师从国际知名摩擦学专家杨沛然教授攻读硕士,后赴香港城市大学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在求学期间,他就开始在科研方面崭露头角,硕士毕业论文《椭圆接触微观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求解的多重网格算法研究》获山东省首届优秀硕士论文,博士论文《非经典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油膜之研究》被欧美评审专家认为:“推动了非经典润滑理论的发展,解决了困惑学术界多年的问题。”2004年7月,做完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他回到了学校,一年内即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十几年如一日,郭峰教授潜心研究,承担“973”子课题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在国际摩擦学期刊杂志发表SCI英文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先后获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山东省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基金委机械学科优秀进展项目和英国《工程摩擦学》杂志年度最优论文等多项奖励;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润滑薄膜测量技术,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所研制的实验测量系统现已被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台湾精英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应用。
  科研的路上贵在坚持“做科研,不可急功近利,那样科研的生命是短暂的。要勤奋、要有毅力,研究的兴趣、工作的恒心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在谈及科研工作的体会时,郭峰教授告诉记者。
  在直面挑战中推进原始创新。郭峰教授一直专注于原创性成果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系统的研发,敢于挑战困难,不断超越自我。2006年,他决定研发定倾面接触润滑测量系统。这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当时不少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都曾尝试过,但均以失败告终。投入这项基础科研仪器的研究,可能意味着未来的几年里没有足够数量的论文发表,失去获得许多科研奖励的机会。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带领团队,从机械系统设计、倾角调节原理等方面步步深入。在关键的倾角调节原理研究中,方案反复尝试过十几次未果,曾经一段时间研究几乎停滞,其他成员对项目产生了疑惑。面对困境,郭峰用坚韧和信心鼓舞带动大家,整整一个暑假,每天和同事们奋斗在一起,终于成功突破了面接触精密定位的关键技术,对最困难的平行面接触润滑油膜进行了精准测量。日本前摩擦学会会长兼田桢宏教授在评价该项研究成果时说:“的确,你的系统机理完美,我当时做不到,敬佩你们的能力,相信你会有很多成果。”
  在深化学术交流中提升研究水平。郭峰教授特别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资源共享提高合作双方课题组的研究水平,近年来多次赴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开展合作研究、讲学和访问,在国内外摩擦学学术会议完成邀请报告4次,大会特邀报告2次。他从不吝于将自己的科学成果和国内外同行共享,在他看来,只有在同行的监督和鞭策下,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学术坚守中引领团队奋力前行。在研究中,郭峰教授始终以踏实、诚实和纯净的心态对待学术,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团队的其他成员、引领学生,他的研究团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作为研究生导师,他经常对学生说,做科研要求真求实,保持对真理的敬畏,要为探究科学去研究,而不是为论文或奖励去研究,要敢于抵御外界的干扰。无论在国内或国外,他时刻保持与学生零距离的接触,坚持严格要求从自身做起,对学生的论文,一字一句的修改;对于实验中的新现象和测量数据,往往反复验证,保证其重复性。近年来,他指导的研究生先后获第五届中国摩擦学国际会议最佳海报报告奖、第六届中国摩擦学国际会议最佳报告奖、山东省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
  教好学生是一份责任“教好学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虽然科研任务繁重,但郭峰教授一直没有离开过本科教学第一线。他认为,专心科研、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这是科学研究者立命的前提;而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始终不渝地推进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才是高校教师的安身之本。
  致力于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创新。郭峰教授特别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主动培养和课程最新及前沿知识的传授,鼓励学生将课程学习和未来的职业规划紧密相连。在教学中,他会以提纲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摆脱知识获取的单一性和依赖性,自觉通过教科书、网络和文献等多种途径获取课程的相关知识;他会通过讨论式教学,刺激学生不停地思考、主动地参与辩论,在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中习得求知的真谛;有时候,他还会给学生有针对性设计一些小的课题作业,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践深受学生和督导的好评。郭峰教授利用科研项目的测量系统,为本科生增开教学实验;以兴趣为先导,通过工程或技术应用使学生去体会课程学习的价值;在自己的摩擦学实验室设立本科生研究助理制度,每年从所授的学生中招募对实验室工作感兴趣的同学,让他们在实验室中开展技术性和初步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摩擦学实验室工作过的本科研究助理学生中, 有2人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1人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1人在香港城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下转第三版)

青岛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516次访问,全刊已有2266179次访问